当前位置: 首页 - 媒体关注 - 正文
作者:杨楠 摄影:曹珈瑞 蔡军威 达莹莹 付凯雪 编辑:范君彦 审核:叶同春 来源:中国教育在线 时间:2025-06-23 浏览:
6月18日,金沙娱场城8303马克思主义学院在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育人基地举行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暨颁奖典礼。校党委书记陈祖亮及党委组织部、党委宣传部、教务处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捷一教授介绍,近年来,学院形成了主题鲜明、参与度高、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特色品牌,有力促进同学们将理论所学与实践所感相结合,学生们通过鲜活的调研报告、生动的案例研究、厚重的历史重现、深刻的感悟体会、创新的建言献策,交出了思想性与实践性兼备的满意答卷。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始终致力于构建“大思政课”育人格局,以实践教学铸品牌,推动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。
本次展演活动由五个篇章组成,各篇章既独立成章又有机统一,通过多元形式生动呈现本学期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。展示活动在“启智润心·新思想铸魂育人”篇章中拉开帷幕。本篇章展示的是第二届“学习新思想明确新使命”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的一等奖作品。来自外国语学院的沙辰峰同学以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》为题,运用鲜活案例和详实数据,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实践与成果。沙辰峰精彩演说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用学术语言、生活语言讲透创新理论的独特魅力。
第二篇“薪火传魂·红色基因永续”精彩纷呈,包含了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思政课的两个特色活动。第五届“红色记忆”微视频大赛一等奖作品《深圳1980·潮涌》运用影视蒙太奇手法,将特区建设者口述史与历史影像有机融合;在“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”板块,来自法学院的徐诗扬团队通过情景剧形式演绎《血沃中华魂不灭——赵一曼烈士的信仰与家书》,配合多媒体技术营造出沉浸式教育场景。通识教育课部吴烯茗团队作品《你的名字看见山河》将左权、王进喜等英雄人物、劳动模范的精神品格具象化展现,使观众在情感共鸣中实现了从“历史认知”到“精神传承”的升华。
第三篇“赋能振兴·青春力绘新篇”集中展示了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思政课开展的第四届“我为家乡献良策”策划大赛的产学研成果。法学院张昕媛团队立足李时珍故里蕲春县提出了《以蕲艾兴县》方案、外国语学院吴铃立足宜宾提出了《关于五粮液文化传播的提案》,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。深入家乡开展调研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的深厚情感,坚定了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。
第四篇“使命致远·人类命运与共”展示的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一等奖获奖作品《这不是科幻小说》。该作品通过讲述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工作单位——山西娘子关发电厂及其周边地区的变迁,深刻揭示了我国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,生动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。
陈祖亮在总结讲话中指出,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活动内容不断丰富,质量不断提高,构建起“以赛促学、以学促行”的闭环,让同学们将思政理论学习与躬身实践紧密结合,实现了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。在资料查证、实地调研的过程中,同学们的专业能力得到锤炼,才干显著增长;许多优秀作品都是团队协作的结晶,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;通过实践活动的锻炼,同学们的自信心与担当意识明显增强,在成果展示中,大家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、对先辈红色基因的传承之志、对改革开放精神的践行之责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展望未来,陈祖亮要求,要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、“接地气”的鲜活语言、生动具体的实际案例和可感可知的榜样示范,推动思政教育进一步入脑入心、启智润心。他强调,要切实引导学生在思想观念、价值认同和行为实践上实现积极转变与全面提升,为担当民族复兴伟业积蓄磅礴青春力量。(通讯员:杨楠 曹珈瑞 蔡军威 达莹莹 付凯雪)
新闻链接:https://hubei.eol.cn/hubgd/202506/t20250620_2676021.shtml
上一篇:【学习强国】战旗扬,青春往!金沙娱场城8303举行万人社会实践出征仪式
下一篇:【人民网】战旗扬,青春往!金沙娱场城8303举行万人社会实践出征仪式
Copyright By ©2018 .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·金沙(8303·Macau)娱场城-Official website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1225号